節錄新聞來源:中央廣播電台
生活中髒污隨處可見,日常的居家清潔是每天不可或缺的工作,因此我們每天皆不免接觸各類洗衣粉(精)、柔軟精、漂白水、洗碗精、浴廁廚房清潔劑、玻璃清潔劑等。
然而,這些市售的清潔類產品,通常都是採用化學藥劑配方,如常用來分離頑垢的合成界面活性劑,用來增艷亮白的螢光劑、氯系漂白劑,以及強化清潔能力的磷酸鹽類等,這些成分不但會持續傷害直接接觸的使用者,殘留在衣物、家具上的成份一樣會影響到家中其他人的健康;這些化學合成物多數無法被大自然分解,當它們隨著廢水被排入自然界時,對於自然環境與生態的影響、傷害,更將是由全體人類和生物去承擔的苦果。
習以為常的清潔行為,卻隱藏致命危機
乾洗劑易殘留化學物質 學者呼籲多水洗
高級衣物、被套換季送乾洗,已是許多民眾的日常生活習慣。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凌永健今天表示,洗衣業者多使用石化乾洗溶劑或有強毒性的四氯乙烯,做為乾洗劑,民眾無意間成為傷害環境的幫凶,增加罹癌風險,建議民眾非必要不要送乾洗,儘量多用水洗。
凌永健表示,目前約有九成洗衣店使用石化乾洗溶劑、一成使用強毒性的四氯乙烯,建議民眾衣物乾洗送回後,應打開塑膠護套吊掛、通風,讓毒性物質揮發,避免殘留在衣物上,否則恐怕損及身體健康。
他指出,四氯乙烯常用於清洗金屬儀器表面及衣物乾洗,1970年桃園曾有某跨國企業工廠使用四氯乙烯清洗儀器,結果造成地下水污染,裡面毒害比較高的就是三氯乙烯、四氯乙烯,導致很多當時在那邊工廠的作業人員罹患肝癌、乳癌等癌症。他強調,由於四氯乙烯毒性極強,不易分解,加上平時沒有什麼味道,民眾不易察覺,容易讓自己陷入危險中。
而石油乾洗溶劑排放到河川湖泊後,會浮在水面上,阻擋水體與空氣接觸,影響水中生物,除了傷害環境、生態平衡外,還可能造成生物含毒或變種。凌永健建議民眾衣服儘量水洗,如果非得乾洗,由於石化溶劑乾洗劑味道嗆人,乾洗後衣物上會有刺鼻味,記得回來後也要打開塑膠袋子,讓衣服保持通風,才能讓四氯乙烯揮發,把傷害降到最低。
凌永健建議民眾洗衣服應以水洗為主,非必要不要乾洗,洗劑也建議多選用非化學合成產品,可選用天然活性界面成分洗劑,將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。
其實早在2005年11月10日的電視新聞即報導過,法國一名兩歲男童因吸收殘留在乾洗衣物上釋放出來的化學氣味,以致在睡夢中窒息死亡,令男童喪命的化學氣味,正是由乾洗溶劑四氯乙烯所釋放出來。對於此篇報導,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,四氯乙烯會對肝臟造成傷害,有致癌的疑慮,若氣體濃度太高,更會嚴重影響呼吸系統。香港中文大學生化系副教授何永成也表示,在動物實驗中已經證實,四氯乙烯的確是一種致癌物質。
除了上述的案例,越來越多醫學實驗證明,絕大多數的疾病或毒素入侵體內,引起身體病變的原因,都是經由皮膚接觸所引起;因此,當許多的化學合成物質與毒素長久殘留在衣物、居家生活用品上,經常與肌膚接觸之下,對健康絕對會形成嚴重影響!如含有強酸、強鹼等具強腐蝕性或刺激性的毒性物質,對人體而言,更容易引起眼、鼻、喉嚨與上呼吸道的不適,甚至可能引發灼傷、腐蝕皮膚的危險。
對生態環境而言,無法分解的殘留化學物質(特別是石化合成的界面活性劑),每天隨著家庭廢水流入地下水道,除了污染水質與土壤,甚至毒害水生與土壤中的動植物,透過食物鍊的循環,最後仍回到人類身上。
清潔劑中化學成分對人體的危害
化學合成清潔劑對人體會產生哪些影響?首先就是「多元性化學敏感症」。據美國科學院在1987年的報告,有15%的美國人對生活中常用的化學藥劑會產生敏感反應,這些化學成分存在於清潔劑、防腐劑、乾洗衣服、香水、化妝品、殺蟲劑等產品中。
英國中央社也曾經報導,類似漂白劑、地毯清潔劑和去污用品等一般家庭清潔用品,有可能導致兒童罹患哮喘。這項由布里斯特大學進行的調查發現,兒童如果出生在最常使用化學用品前百分之十的家庭,與最少使用這些產品的家庭相較,他們出現氣喘症狀的機會多出一倍。而清洗食物器皿後殘留的合成清潔劑,則有可能造成鈣的攝取量減少,一旦鈣量減少,除了會對骨骼、牙齒造成影響,同時對於腦部發育也有重大影響;此外,缺鈣的孩子個性比較兇暴,想像力也較為不足。
化學合成洗劑中常見的添加物螢光劑,其實算是一種染料。螢光劑藉由光線折射原理,造成潔白的假象,因此有許多清潔劑、牙膏甚至口紅,業者都會添加螢光劑以增加視覺效果。事實上,螢光劑並無洗淨、清潔的效果;相反的,經清洗過後,衣服很容易殘留螢光劑,穿在身上時也會使皮膚沾染螢光劑(這種螢光劑稱為遷移性螢光劑),進而導致皮膚過敏、致癌病變與影響生殖能力等。此外,螢光劑非常不易分解,排放後會污染地下道甚至地下水源,因此美國、日本的衣物製品與洗衣劑類的產品都已全面禁用螢光劑,以保護國民的健康。
一般清潔劑通常都會添加漂白劑,常見漂白劑分為「氯系漂白劑」及「氧系漂白劑」兩種。氯系的清潔劑發生化學反應之後,會產生氯氣,而氯氣是有毒的氣體,如果不小心吸入,會造成人體上呼吸道表面黏膜組織破壞,進而產生細菌感染,危害身體健康。依消基會資料建議,使用氯系漂白成分的清潔劑,一定要在通風良好的場所,並搭配使用口罩及手套。
而氧系漂白劑中最被推崇的是「過碳酸鈉」(註一),當過碳酸鈉溶於水時,會進一步分解成「氧氣、水和碳酸鈉(純鹼)」,都是天然存在的物質,對環境不具任何負面影響,且不具腐蝕性,更不會危害人體,因此過碳酸鈉是一種非常環保且高性能的低溫氧系漂白劑,消基會亦建議消費者多選用氧系清潔劑。
石化界面活性劑中有一類含壬基苯酚(NP),已被確定是一種「環境賀爾蒙」,當它流入水中,污染河川海洋,不僅會讓魚貝變異形成雌雄同體,當水鳥吃下這類魚蝦,竟也同性共巢,這種現象導致生物繁殖率銳減或生物個體畸形,生態平衡為之失調。這些物質隨著食物鏈最後也進入人體,累積在人體脂肪,干擾體內賀爾蒙。因此環保署已於2008年1月1日起公告將壬基酚及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列入限用物質(食品用清潔劑中NP的濃度不得超過0.1%),而聯合國環境計畫(UNEP)則是將之列入「持久性毒物清單」。
為了提高清潔效果,市售清潔劑多添加效果佳又便宜的磷酸鹽(三聚磷酸鈉、矽酸鈉)成份,磷酸鹽可以增進去污功效,也可以增加泡沫。三聚磷酸鈉和硅酸鈉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,加上合成界面活性劑有較強的脫脂作用,用洗衣粉手洗衣服時,皮膚表面的油脂被洗掉,使皮膚的屏障作用遭到破壞,就會引起皮膚乾燥、龜裂、脫皮或皮膚炎症(即俗稱的「咬手」);使用含磷清潔劑來洗餐具、水果或蔬菜,人就會吃進殘留在上面的磷成份,這些有毒物質在體內長期累積,往往會誘發肝腎器官病變,甚至是肝癌的危機。同時,磷是藻類與水草的主要營養來源,大量的磷酸鹽經廢水排放至河流湖泊中,將使得含磷量增高,進而引起水中藻類植物大量繁殖,消耗水中氧氣,造成所謂的水質優養化,繼而影響水中其他生物如魚蝦貝類的生存,同時被污染的水源也無法提供人類等生物飲用。
(註一)過碳酸鈉具有相當高的洗滌價值,其優異性不僅具有液體雙氧水的功能,且在較低的水溫下就能迅速分解釋放出氧氣,達到漂白、去污、殺菌、除異味等功效,同時分解生成碳酸鈉,能提高水中的PH值,有效降低硬水中鈣、鎂離子,使水軟化。另外的作用是使污垢和纖維在PH值增加時,帶有更多的負電荷,增加污垢與纖維之間的排斥性,進而提高洗淨、漂白效果。
氧系漂白劑(過碳酸鈉)因為是含氧漂白,因此對於織物纖維不起損傷作用,而且能使色澤更加明亮,對於衣物更有增豔作用,能防止織物變黃或變暗。
由於過碳酸鈉的價值性高,環保且不傷人體,已被製成各類消毒劑、供氧劑,可用於魚塘水體供氧、工業廢水處理,甚至是醫用消毒、急救等,因此在洗劑中添加氧系漂白劑(過碳酸鈉)是一種最智慧的選擇。
※以下資料僅提供參考,取用自《化妝品的真相-清潔保養用品須知》一書(聯經‧張麗卿著,作者為化學碩士及大專講師,且曾任化妝品公司研製)中第一篇臉部清潔用品單元4洗面乳的優缺點剖析。
一、臨床測試易引起皮膚刺激、紅斑的界面活性劑:
◆高度刺激者:
十二烷基硫酸銨(Ammonium lauryl sulfate)
同義字:Sulfuric acid, Monododecyl ester, ammonium salt
十二烷基硫酸鈉(Sodium lauryl sulfate, SLS)
附註:有消息指出此物會致癌,但許多大廠牌產品都有使用,同時也有許多廠商故意不標示出來。
◆中度刺激者:
聚氧乙烯烷基硫酸鈉(Sodium laureth sulfate‧3EO)
同義字:Ethoxylate alkyl sulfate
Sodium lauryl ether sulfate(或 SLES)
Sodium polyxyethylene lauryl sulfate
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(Triethanolamine lauryl sulfate)
肥皂(Soap)
留言列表